|
|
近期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中國殲20隱形戰(zhàn)機將裝備推力達18噸的WS-15發(fā)動機。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會前,有記者向全國政協(xié)委員、空軍少將朱和平詢問「殲20是否使用自主的發(fā)動機」時,朱和平回答稱:「是!」他并未進一步透露更多技術細節(jié)和研製進展。這是軍方首次就殲20動力問題作出回應。( s- H6 Z! `6 ^

8 n0 l/ c* ~( B8 [試飛中的殲-20驗證機(資料圖)" f1 a2 g# \3 r8 [- |: k

- K7 E; s A) l
1 b( w( [! B+ P& ^殲-20戰(zhàn)斗機(資料圖)" d: e1 m1 L5 S( J T1 }
航空發(fā)動機技術一直是中國航空工業(yè)的短板,此前有內地軍迷根據(jù)分析聲音頻譜來判斷殲20的發(fā)動機。根據(jù)網(wǎng)上公開資料,最早有關中國開始試製第四代發(fā)動機WS-15的消息始于2006年。美國媒體亦曾于2010年發(fā)表過專門文章,稱「對于18噸推力的WS-15來說,2010年是一個關鍵年,若不成功將意味難以實現(xiàn)四代機在2017至2019年期間入役的目標。」6 r ?: U& F e6 d7 T. k
# b7 @$ P& [1 h3 R2 Q 俄羅斯軍工新聞網(wǎng)報道稱,殲20融合全球先進技術,但中國仍需解決一系列複雜問題,其中難度最高的就是新一代發(fā)動機,并稱中國對俄製117S,即俄羅斯T-50戰(zhàn)機的第一款發(fā)動機表示出濃厚興趣。該文章稱殲20將裝備的WS-15仍處于研製階段。! W5 m6 G& w2 F9 A! x" Y
5 u+ n: a& K A/ d w. f: i
此前外界認為殲20發(fā)動機并未取得突破,殲20超音速試飛次數(shù)有限,發(fā)動機的選擇并未確定。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朱和平的回應并不明確,但軍方肯定希望殲20使用「中國心」,避免對外依賴。! E* {0 ?. _3 R) r/ a
- X" ?: r* X3 _* y5 O6 U 中國軍隊需「走出去」
& F3 P1 H9 C! i# P% u2 g4 r& E/ Y% @- D3 z" P- B
中國國防部官員已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中國發(fā)展包括殲20、航母在內的新型武器裝備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特定目標。在被問及今年軍用大運輸機能否首飛時,朱和平稱「那我不知道,按照計劃吧」。
" J5 l' w+ y) _3 u8 u% ^( _! h& e5 D6 C8 q2 D
6 f2 w% g/ g, L4 p+ W' g對于近期珍氏防務周刊評價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持續(xù)投資越來越具有攻擊性的說法,朱和平表示,不管是四代機、「大運」,都是正常的發(fā)展,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擁有的手段,并不過分,也不針對任何人。
- v m1 W5 q+ X: N( K% g5 ^
6 {3 E- N/ n4 |1 ]1 U* H% J 全國政協(xié)委員、海軍少將尹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軍力遠遠滯后于海上、海外利益的擴展,使得中國在境外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護。新形勢下,中國軍隊需要「走出去」,但將恪守遵循聯(lián)合國憲章及現(xiàn)行國際準則、尊重其他國家主權和法律、實行「遠海防御」策略等三項原則,「走出去」不意味進攻性行為,也不會改變中國國防的防御戰(zhàn)略。9 t9 a. E4 g( q' ^9 Z
- U) x# l5 g. k) d( D8 a
殲20試飛
% t' a6 o8 @! @5 ^4 h6 q 擬籌建邊防陸航團
/ F( q8 B, X' N3 B
6 b/ I# G. a1 m% B/ c4 } 解放軍報今日介紹的落實軍隊委員提桉中,包括陸軍航空兵學院原院長郝政利一項建議。中國邊防部隊將改變陸地巡邏為主的形式,部署直升機擔負通信指揮、警戒巡邏、搶險救護等任務,提升巡邏效率。, w- S. a t0 R9 ]3 _
/ W, h4 O: \) u/ k0 W
此桉獲得軍方總部採納,邊防部隊裝備直升機已列入陸航「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將逐步實施,擬定在部分地區(qū)進行試點,籌建邊防陸航團。報道稱「今天,評價陸軍現(xiàn)代化程度的重要標準就是快速、精準、機動,中國陸軍要實現(xiàn)轉型必須要能夠飛起來,這是重要標志之一?!?' h, x: u$ Y' V7 L, B% H4 \
% ]) A4 z* c6 d- q4 B: |7 N: L4 f; H3 h9 [5 | b
' c6 X) I; v# B
- o9 q, {! C1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