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釣魚島問題中國的得失分析:, K- l8 r- O+ H, [7 c. e
6 J$ ^7 \+ h2 g1 X 1、最大范圍內教育了國民。
5 a; D. m+ C/ y7 s. l# c5 p; `9 }7 Q1 n% V8 W7 c4 e& p
一直以來,“中日友好”的口號被吹得過響,一旦有點什么雜音,便被視為憤青和無知者,尤其是在“經濟相互離不開”的大帽子下, 中國人還接受了“永不延續(xù)仇恨”的思想教育。事實上,中國人的善良終究是得不到善報的,中日之間的關系并不能由“理性”主宰。是否要延續(xù)仇恨并非由中國人 說了算數,沒解開的“結”明顯擺在那兒,除非中國主動放棄,否則,無論過多少代子孫,碰撞是必然的結果。近三年來的一系列事件反復告訴中國人民:中日矛盾 必須有全體中國人的參與,必須由老百姓推動政府走向主動,愛國不是空談口號,愛國還可以用實際行動來表達立場,要戰(zhàn)勝日本的前提是必須走在日本前面。
+ E4 z: C: S P# U( i6 t
, y' W! I6 Q! {" p" l 2、最有限范圍內捍衛(wèi)了主權。
, K, Z; Q" V" W" D+ g8 b3 F: @6 |" h( M+ M0 x
在全體國民的壓力推動下,中國政府公布了領?;€,并且向聯(lián)合國提交了大陸架相關數據。這兩件事,看起來力度大,實質上影響 小,并不能真正改變實際控制權的掌握問題,時間漫長,結果難料。但公布比不公布強,公布以后,也為海監(jiān)船的常態(tài)化宣示主權增加了依據,盡管我們的船艦經常 性只是眺望著自己的海島。另外,我認為,中國在不打仗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讓日本將釣魚島的實際控制權交出來,不過,不能公布在網上,公布了,就失去意義。1 a# l$ N; y+ E! b
4 b5 i$ a1 o4 x* m9 Z) h2 o6 w
3、最大程度地教育了良心仍存的精英。, o: W4 W# i& @( m6 B
2 }3 T. a" z& c
我這里強調的精英不包括茅于軾和陳志武之流,他們的心中只有“人權高于主權”,領海主權絕沒有人權重要。但是,中國 的大多數精英還是愛國的,即使他們未必對國家很滿意。之前一直反對“抵制日貨”的人也開始深知經濟外交在國家整體外交中的作用,也開始主動投入到捍衛(wèi)國家 尊嚴的大隊伍中來,有些人已經不再嘲笑 “窮人抗日”是鬧劇。
; z" M& n: r' B1 c# U
4 P3 n2 k4 ~3 n) ~4 K 4、最小范圍的改造了中國外交政策。8 g7 B- N! n8 M8 `; F8 E7 m
3 C- |( p; {+ O. I, b _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主張韜光養(yǎng)晦,在外交問題上,老百姓的話基本等于放氣?,F(xiàn)在,有所改觀了,不管怎么 樣,還是敢于把老百姓放到街上去yiuxing,還是愿意在外交場合聲明中國的老百姓很氣憤,唐國務委員還說讓中國政府在人民面前很沒面子。聽起來有些可笑,但終究 心中還是把一小塊位置給了人民。民主國家的外交總體上包含民意外交的成分,中國一直是沒有的,現(xiàn)在,有了一點點,就是進步,還得鼓勵政府繼續(xù)擴大范圍和深 度。# i$ h9 e! T* X) `* _. A* S# O
7 @/ z a$ L' R5 T2 Z 5、最大的損失是釣魚島國際化傾向越來越向深層次發(fā)展,形勢越來越復雜。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中國的外交戰(zhàn)略模糊化和外交預案嚴重不足。 這兩個問題是一脈相承的,相互影響,相互惡化,結果也是既定的。從表面上看,“理性”應當符合當今國民的利益。
9 v C( g& k) u* j7 d6 x/ q1 T3 H
但是,卻給后人埋下了無窮禍患,這種“傳包 袱”式的做法,最終還總得由某一代人承擔代價。我們總是相信子孫后代更有智慧,然而,再有智慧,一層層包袱壓下去,又能有多少伸縮空間呢?
4 r/ F; {- ?" e: A, d- y9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