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1-5-24 10:10:16
|
只看該作者
《 必須糾正英語教學在過度要求中的錯誤傾向》-鮑明道
我是學外語、譯外語和教外語的,我們當時學的目的和現(xiàn)在教的目的是通過語言這一工具吸收別國先進的東西為我所用或把中國的東西介紹出去,一言而蔽之,是為了彼此交流和學習,即實用。人家也在學我們中文嘛,所以說學習外語本身沒有錯。不過,我也同情因過不了英語四級考試拿不到畢業(yè)文憑的同學 ,斷送了他們專業(yè)的前程,埋沒了多少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呀!世界上多少科學巨人就是因有一技之長成材的,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另外,我認為現(xiàn)在學外語的的教育思想有了問題,那就是脫離實際,成了為學習而學習,為畢業(yè)而學習,為評職稱而學習,為謀職業(yè)而學習,為時髦而學習,完全背離學外語為了實用的宗旨。在這一點上教育部應引起重視,改變目前濫學英語的要求,濫用英語作為過關斬將的手段,其實能被斬的只是要通過全國統(tǒng)考外語的等級考試的學子,其他的不僅斬不了,還導致權力作假的風氣,帶來了嚴重的負面作用。特別是在評職稱上,所謂的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甚至教授,特別是當官的評上了職稱,按說都已過了外語關,而實際情況可不是這樣,大多在弄虛作假,而且花樣百出。有的是管理部門有意放關,叫我們外語老師去開培訓班,他們既創(chuàng)了收又保他們過了關。把規(guī)定的幾篇課文說一說,且譯成了中文,有的就靠背譯文過了關;有的干脆指定一篇外文譯成中文,且可帶回去譯,結果是叫我們外語老師代譯后上交而過了關。在高層這樣弄虛作假,怎不敗壞了風氣!
現(xiàn)在的黨政軍都有這么一股不正之風,怎不使社會風氣淪喪,高職稱都能造假,難怪社會上到處都有假貨了?,F(xiàn)在連幼兒園、小學也要學英語,初中和高中更不用說了。筆者是為了國家建設的需要,連一個字母都不識的情況下保送到外語學院學習的,只學了三年出來就當翻譯,口譯筆譯都能干,并成了外語的專家,在大學當外語系的頭。
本人深深體會到,為了用而學,學則成,學而不用等于零,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就拿口語來說,過去留洋回國的,久不用就不會講了,久不用連家鄉(xiāng)話都不會講也大有人在,更何況是外語了。說老實話,像我這樣一輩子從事外語的,一段時間不用,口頭也會生疏,上場時還得自我練習一番方行。至于其他專業(yè)所學的外語,大多以閱讀本專業(yè)或寫點論文摘要為主,就是留洋回來的大多也只限于此,即便回來之初會說一些,后來也變成啞巴了。有了英語的基礎,到外面要用外語的環(huán)境下學會說并不困難,相反,如在國內學口語而不接觸外國人,學了也沒有用,出去連聽都聽不懂,也要在國外用外語的場合下適應一段后方行。美國唐人街,沒有融入當?shù)厣鐣牟粫⒄Z的大有人在,就像我會兩種外語卻不會說所在地的方言一樣。
外語從娃娃抓起的話值得商榷。我的孩子小時能跟著我說外語,甚至在大會上會朗誦外國詩歌,而現(xiàn)在呢,因轉學了并用了其他外語,原先學的因長期不用,連字母都認不得了。現(xiàn)在外語學校滿天飛,為了被上級業(yè)務部門批準就請有高職稱的外語老師去當有其名無其實的假校長,批下來后就大賺其錢,真是誤人子弟,說白了就是騙錢?,F(xiàn)在高中不分青紅皂白,把英語放到高得不適當?shù)奈恢茫既W生很多寶貴的時間,影響了他們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為了應付高考過早分班,使理工學生,即便考入大學,對本國的歷史和地理知之甚少,語文程度也不高,到畢業(yè)時,寫出的論文不敢恭維,嚴重影響他們日后的著書立說的能力。
我承認,實事求是在外語教學的過度的要求中被扭曲了。但我無力扭轉這一局面,因根子在教育部,而教育部的做法出于一個偉人鄧的一句“應從娃娃抓起”的話。所以,我認為,教條主義害人不淺。破了毛主席的“凡”字,就不能破鄧的“凡”字。同樣應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來修正。
——————————————————————————
鮑老師曾經(jīng)是大學外語系主任,現(xiàn)為浙江外語協(xié)會秘書長。我們溫習鮑老師的文章,應該對那些手握大權,鼓吹全民學英語的人有深刻反省,不要再執(zhí)迷不悟,沾沾自喜于英語考試的巨大利益之中,而迷途不知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