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l0 c4 R" \( `3 _1 E
1 d% K' i. z8 G1 E 陳化爭急調(diào)飛機運傷員 & ?1 @" x( N0 k, D5 Q9 w
文/靳應祿 u$ X5 f6 h, E1 @
五十多年來,戶縣地區(qū)一直傳頌著845廠廠長陳化爭少將調(diào)動飛機運送傷員的傳奇故事——筆者尚在參軍前在縣城讀高中時就聽到過,后轉(zhuǎn)業(yè)到845廠,曾從事企業(yè)的史(志)編寫工作。經(jīng)走訪老廠長劉茂功、親歷老師傅蘇永林和田德以及隨機護送傷員的老醫(yī)生孫振、陸智懋、楊榮方等同志,寫成此文,以饗讀者。借以緬懷老廠長陳化爭同志,并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前輩兵工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y9 b9 g4 g" P
國家計委于1954年批準845廠(當時尚未啟用第二廠名惠安化工廠)落戶戶縣余下鎮(zhèn)后,轟轟烈烈的基建迅速展開。那時是計劃經(jīng)濟,全國一盤棋,基建的同時,國家又從全國各地給845廠調(diào)配了一大批人才,多是精英。
. ?) |# l* H/ o- t
1958年,受黨中央“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精神的鼓舞,盡管基建尚未完工,但廣大職工按捺不住翻身做主人的喜悅,士氣旺盛,提出“不等、不靠,不吃基建飯”的口號。當時正處在工業(yè)化高潮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工廠遂決定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大上國家建設急需的民品譬如丁醇、硝銨炸藥、變壓器、精制棉、電影膠卷、硫酸、電石等。
( F: w- t% n) |* w6 P 生產(chǎn)硝銨炸藥,若論技術,對845廠來說,那簡直是“小菜一碟”,是“牛刀小試”——惟獨生產(chǎn)條件差。
( h: k V0 C& N1 \4 c: O! _: z 條件差就不革命?“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豪言壯語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精神。
+ D; ~/ j; b( ^4 L: c
當時,“土法上馬”很時髦——這是如今的調(diào)侃語,那個人有頭發(fā)愿裝禿子?所謂土法上馬,就是憑人工,用最原始的辦法進行生產(chǎn),即先用木槌將原料砸成小塊,放在下邊燃著柴火的厚鐵板上炕、炒,使之干燥,爾后再用人力推石碾子碾成粉狀,進行細篩和混同。
9 g5 |1 D b. o8 Q( @ 由于原料本身全是易燃品,所以整個生產(chǎn)過程隨時都有燃燒的可能。1960年8月19日后半夜,篩粉工房突然起火。烈焰裹著黃煙,透過出料口直向混同工房噴涌。千鈞一發(fā)之際,值班段長田德奮不顧身,抱著消防水龍頭朝著出料口猛噴——他比誰都清楚混同工房內(nèi)雖然存藥不算多,但一墻之隔的下道工序即包裝工房卻存放著近百箱成品炸藥,不遠處便是周轉(zhuǎn)庫,一旦引爆,定會引起連鎖反應,足以炸毀整個廠區(qū)。
8 U5 v$ @- z* ]! ?% \8 X0 a! [; \
硝銨炸藥的大部分原料本來就有毒,燃燒后毒氣更甚,加之濃煙熏、熗,田德很快就覺得頭昏腦脹,呼吸困難。但他心里十分清楚,他絕對不能倒下,水龍頭絕對不能丟,他把水龍頭倒過來朝自己頭上沖了一下,借機咽了口冷水,覺得清醒了許多。這時他發(fā)現(xiàn)靠近地面煙相對少些,靈機一動,索性躺倒在地——事實證明,正是因為躺在地上,才沒被熏昏,他雙手緊抱著的消防龍頭噴出的水柱才得以阻攔著火舌的吞噬,為救火贏得了時間,避免了一場更大的事故。
& b6 g _% |" G1 u, C- r
這次著火,共有127人中毒。
% H% h0 d% {) s! w
由于是建廠初期,盡管醫(yī)護人員滿腔熱忱,奈企業(yè)及其所在的戶縣地區(qū)醫(yī)療條件有限,中毒傷員危在旦夕。企業(yè)便向西安市委匯報并求援。西安市就此專門成立了槍救委員會,張峰伯市長親自掛帥,西安各大軍、地醫(yī)院全力以赴,迅速做好了接診準備。
. i' g& `- `" l; s: { 這時才發(fā)現(xiàn)傷員的運送是個大問題。
. L( g4 l _: p# I4 O$ G 情急之下,時任845廠的陳化爭廠長向駐戶的空軍2348部隊請求(飛機)支援,卻吃了閉門羹——不是部隊缺乏感情,實在是有紀律約束。陳化爭廠長恍然大悟,急忙返回,換上了自己的“將軍服”......
6 E5 n$ m! R. ^4 X) U$ C 2348部隊司令部,哨兵電話報告:進來一位少將,乘黑色臥車,車號......該部隊領導(大校軍銜)不敢怠慢,馬上出迎。禮畢,陳化爭嚴肅地說:命你部用飛機運845廠傷員到西安——筆者曾是軍人,早就聽說過將軍有調(diào)動飛機和讓快車(火車)停車的權利。
0 n" ] F0 H7 W( j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當年幾位護送傷員的老醫(yī)生還清楚地記得共飛了三架次,每次8分鐘。飛機降落時,西安市有關領導和各醫(yī)療單位的救護車早就在機場候著呢!這中間不乏感人的事跡,譬如因為有霧,原定的起飛時間推后,有些在西安機場等候的同志不放心,竟驅(qū)車奔赴戶縣探聽消息;再如,飛機降落后,各醫(yī)療單位一擁而上“搶”傷員,對一些重傷員還實施現(xiàn)場搶救等,一行一動皆折射出那個時代的風貌。
7 |; J8 y, r: T2 m 由于各級組織的重視,尤其是用飛機運送最大限度地爭取了時間,加之醫(yī)護人員的高度責任心,那次重大中毒事故,傷員全部脫險——這不能不算做奇跡。
; z0 m- ~6 P/ J: a; `4 t9 A: o. o; N" X7 q- H0 g
未命名2.jpg (9.47 KB, 下載次數(shù): 2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5-7 23:45 上傳
$ o2 G% K6 S! L% t. D5 R# ~5 F 馳騁疆場陳化爭,空運傷員顯神通。將軍風度人稱贊,功德自在口碑中。
( g& M |: Z+ \: s- C9 [9 R3 q7 u0 ] 9 ]$ d) Q1 q3 `( I
6 x# |1 f+ E2 I+ B, Z; a6 t
) w, S* e3 A) q; M; Z& h
(作者系兵器部惠安史志編輯,陜西省民俗學會理事,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民俗文化研究員。)
7 i1 K5 A( c' q/ j# e
% c# s2 E+ w" A4 O% z% J6 y: l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