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W8 k+ w: g. p8 p1 U$ A7 O 北京理工大學胡星斗教授認為,目前中國最大問題是特權(quán)橫行,中國現(xiàn)代化的最大障礙是特權(quán)制度。不鏟除特權(quán)腐敗制度,中國的現(xiàn)代化其實是無望的。腐敗濫權(quán)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主要敵人是社會矛盾激化危機叢生主要源頭;是政府面臨著亟待解決主要課題;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政府是擁護、信任還是反對、不信任的主要呼聲。% w1 k. j7 Z. {5 ^& H5 k1 Z
@+ H/ I/ J: z( A" L _
中國特權(quán)政治制度表現(xiàn)為以下8個方面。 / r& m- c P8 _; Q% T/ I) t; G+ g' n' F5 o
一、官位等級制度。 9 l8 x' M5 R/ @ ) |/ |( J4 c. h4 V; p 中國大部分資源都掌握在“官”手中,雖然現(xiàn)在很多資源也市場化民營化了,但是非權(quán)力依附型企業(yè)是難以生存和壯大的。由于中國沒有同時進行憲政改革,所以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不但沒有削弱官本位封建等級制度以及計劃經(jīng)濟時期等級制, 反而不斷地強化著君臣尊卑傳統(tǒng)觀念,并且將之法制化。 7 A1 y6 s. H, ^! q1 Q; R2 S0 p2 p& B: w. \. G( {
與封建制度相比,現(xiàn)在只是稱呼上有所改變,稱為縣處、級地、廳級、省部級等等。 , E0 `0 x0 ]: Q1 Z- L" A! A 9 D, x! \& c% h# u( Q 等級制度在改革開放前還只在“干部”中實行,現(xiàn)在推廣到了社會各個領(lǐng)域。于是有了局級公司、師級歌星、廳級和尚、副部級院士等等。除了一些民營企業(yè)外,舉凡工廠、醫(yī)院、銀行、城市、街道、學校、科研院所、社會團體、民主黨派,甚至道觀佛寺等一切社會組織都被劃定了相應的等級,一切官員也都分成縣管干部、市管干部、省管干部,等等。 " y3 x" c0 P8 t, n6 D C8 K/ h$ v5 d/ q# R- U# D
同級干部都有嚴格的座次順序,不同級干部更有不可逾越排名及待遇——干部可以聽什么報告看什么檔案,以及是否享受秘書廚師、保姆、警衛(wèi)員、司機、公務員等等服務全看他級別高低。級別高的干部就自認為掌握了“真理”,從而可以傲視普通人,過著特權(quán)生活。 : r# p% Z0 U" C" {/ l2 ]# j8 |' i " H% ~4 Q# l0 H 二、黑箱化的財政制度。發(fā)達國家的錢袋子是掌握在議會手中,官員每花一分錢都要經(jīng)過議會的批準。而中國的財政是官員化、隨意化、秘密化的財政,一切支出由官員說了算。所以30年來,中國政府的行政開支增加了100倍。 " R" `3 {! m$ W, A' Q. T0 b' w- S. n& Y
據(jù)有關(guān)調(diào)研報告: 7 F& H$ d& u7 K# J Z% _/ U+ t- I3 z( p" H9 p6 G' p
全國黨政機關(guān)系統(tǒng)違規(guī)違紀、挪用侵占、公款吃喝、休假旅游、出境出國、送禮濫發(fā)獎金福利,2006年度高達2萬億元,相當于當年全國稅收收入的50.5%。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廣東五省市廳局級干部實際年收入為55萬至105萬元,副省級以上干部實際年收入為125萬至250萬元,每人花費公款600萬至2000萬元。: ]2 p# c( G4 c& I! e7 m) z
, T+ z+ V; V v$ Y, A2 f, y 2004年上海市黨政國家機關(guān)系統(tǒng)公款吃喝、旅游、境外觀光、進修、讀書、送禮、超規(guī)格發(fā)放福利獎金、補貼等共計1045億元,2005年為1276億元;廣東省2005年為2485億元。如今更盛,只是官方不敢公布實際數(shù)據(jù)。 ; z- y2 C' A" F5 q! n1 P" k* I7 `( I/ I" N; q; O
三、權(quán)貴壟斷的企業(yè)制度。2007年第4期報道:中國億萬富翁3220人,其中2932人即超過90%是高干子弟;在5個最重要的工業(yè)領(lǐng)域-——金融、外貿(mào)、地產(chǎn)、大型工程、安全業(yè),85%-90%的核心職位掌握在高干子女的手中。 9 \: m4 R+ r, l1 r1 m ! F$ r0 f3 u# G6 O H s' d! _ 截至2005年底,僅海外高干子女親屬經(jīng)營的中國進出口貿(mào)易每年就達1000多億美元,擁有財產(chǎn)6000億美元以上,海外定居的高干親屬超過100萬,其中高干配偶子女20多萬人。特權(quán)壟斷常常造成國家和全民利益的損失,如國有商業(yè)銀行以遠低于市場價格-—興業(yè)銀行甚至以不到市場價格的1/10把股份賤賣給外資,僅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4家銀行因為賤賣損失就超過7500億元,僅2006年一年銀行股賤賣的損失就達6000億元,整個銀行業(yè)損失上萬億元。 ) j/ c8 o- g+ C: H1 }6 Q2 ~ ^: A$ p4 l% O) o! N; m* v
僅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4家國有公司4年海外分紅就超過1000億美元,這些公司的盈利完全是來自對國內(nèi)消費者的掠奪,憑著其壟斷地位抬高資源價格或者對手機雙向高額收費等,然后把利潤送給外國人。為了增加贏利,兩大石油巨頭不惜制造“油荒”以抬高國內(nèi)價格,并且出口退稅。這些國有企業(yè)憑藉壟斷獲得的巨額利潤不但不需要向國家分紅,反而得到財政補貼,而8億農(nóng)民2005年獲得的糧食直補也才132億元。 5 {2 Z8 b5 N2 S0 d. A# D$ ^* l) d7 S1 b; b% [
中國的糧食連年豐收,產(chǎn)量達9800億斤以上,為什么還出現(xiàn)糧食短缺、糧油價格上漲的現(xiàn)象呢?4 i1 l6 u/ Q7 n, b5 Q8 v
" O$ J. [' B% h( I- l3 `2 t 原來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儲糧”)每年要收購全國小麥商品總量的60%以控制麥源,按兵不動,采取“市場饑餓法”,把小麥市場“托”起來,繼而在收購價的基礎(chǔ)上加價“順價銷售”。中儲糧每收購1斤糧食,政府給予2.5分錢的補貼;每存儲1斤糧食,政府給予4分錢的補貼。按畝產(chǎn)800斤小麥計算,一畝地政府給出的補貼為52元,其中農(nóng)民實際得到了每斤2分錢、每畝16元的補貼,其余36元補貼給了中儲糧。( N+ n- O8 B. r; z S) B)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