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信息港
標題: 西安剩女為什么多余剩男,么人要么?(轉) [打印本頁]
作者: 同學 時間: 2013-8-17 19:46
標題: 西安剩女為什么多余剩男,么人要么?(轉)
在我三年前上網征婚以來接觸過的剩女中,最難嫁的有兩種:第一是外省出來、家庭負擔較重的農家女,第二就屬本地剩女了。
2 _: T- K) D1 ~4 ~6 L( l) P 作為本地人,我想在此結合個人的經驗談談相當一部分(并非全部)本地剩女難嫁的原因,希望能盡量做到客觀公正。( H$ R' y9 T; M5 t- _7 b E( Y
0 B) k8 K+ i7 K 一、排外遺風:目前八成以上的本地人還是堅持和本地人通婚,可正宗的本地人其實并不多,三代以上世居此地的更少,隨著外來人口的涌入,在馬路上現(xiàn)身的本地人比例越來越低,要找到一個條件匹配的的本地適齡異性當然也越來越難了。
7 p$ L* K q$ L, K" t @$ k 二、河東獅吼:公共場所吵架最厲害的多為操著本地口音的悍婦,導致很多嫁到西安的外來女學會西安話后沒幾年也練得一口吵架的好本事;本地的丈母娘是出了名的難伺候,要錢要房還斤斤計較,新一輩西安女情況稍微好一點,但部分素質較差的女生仍沒什么長進。+ ~! o0 _% t( ~
三、目光短淺:在錙銖必較的市井氛圍長期熏陶下,本地女人普遍既精明又短視。去外地拓展視野的機會也不多,看問題想事情多著眼于眼前,缺乏三年以上的遠見,沒什么長期規(guī)劃和打算,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是如此,對婚后共同生活的展望也是如此,還形成一種坐享其成的思維定勢,最好男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料理好,自己不用操心;一旦家庭生活遭遇突變,她們的應對通常很脆弱,六神無主后往往就是逃避責任乃至大難臨頭各自飛;所以很多人最后選擇剩,實在是出于潛意識中對未來的一種恐懼,這種心態(tài)下恐怕結了也得離;! ?* h$ A# u4 h" C! w
四、貪小便宜:在婚姻費用的安排上,本地女方家通常只出很微不足道的份額,九成以上費用(注意:買房費用不算在內)靠男人的現(xiàn)象很普遍;還有部分人一分不出要貪占男方家婚房的產權的,對于這類人我只能以無知的法盲視之;, [$ L$ u5 `- ~, \! f U
五、四體不勤:本地女在西安式的嬌縱寵慣下過慣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會主動承擔家務的比例很低,有的三十好幾了還是一個菜都不會做;至于洗涮活也以傷害皮膚為由拒絕承擔,即使勉強洗了也不干凈;房間也不整潔,回到家把鞋子和絲襪一脫就往床上扔,幾乎要一個保姆來伺候和收拾房間了,呵呵!這是八零后城市獨生子女的通病,但我新近發(fā)現(xiàn)類似情況在八五后的那批農家女身上也有,特別是家中的小女兒;
# N' H' z% h, C$ C& a 六、家無余財:本地人吃光用光是普遍現(xiàn)象。就拿八零后來說,半數(shù)以上家庭現(xiàn)大洋不超過三十萬,至于拆遷戶和包租公雖然房子多,但那主要拜政府的房改政策所賜。更多的家里就一套房子,父母一個退休、一個上班,有的還有下崗失業(yè)經歷,加上女多富養(yǎng),隨著年齡的增大,化妝品、服裝、鉆石首飾、娛樂方面的費用與日俱增,當然如何選擇********的話,鉆石可以省一大筆錢。小資生活、養(yǎng)寵物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會理財和度支被認為是一種吝嗇和窮酸的表現(xiàn),更限制了家庭財富的增長,所以最后的結婚成本壓力只好全部撂給男方家了。! i+ @. ] x: M+ q
七、門當戶對:雖然看似理所應當,但實際上并不容易。本地女基本家境一般,如果要找個和自己在經濟上般配的那恐怕就意味著結不起婚,更何況她們對屌絲男的態(tài)度并不公平,通常是當個備胎使喚,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充滿了不屑和鄙視。她們想的是高攀,可向二代少爺獻殷勤、拋媚眼且比自己漂亮的女孩早就摩肩接踵了。所以很多本地屌絲女其實是生活在一個虛幻的精神世界里,對一個實際上并不存在的高富帥情郎表達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與自己的年齡極不相稱。愛的意義都能蛻化到這個份上,也算是和諧社會的一大笑談了!
& v% ~1 h# _0 ^! z% Q' h, u; b: X 八、備胎現(xiàn)象:部分本地女千挑萬選,廣撒網。對別人不真誠,也休想得到真誠的對待;無情地拋棄對方,也會被他人無情地拋棄。
: F6 [" T+ e7 f& b6 X: C3 o3 j9 z 九、歡迎補充。
歡迎光臨 秦嶺信息港 (http://www.hndkrk.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