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 |/ V- P+ `3 z很明顯,自東北易幟后,蔣介石與張學良之間表面上是上下級關(guān)系,后又增添正副手之關(guān)系,而實質(zhì)上他們是各自獨立的軍政集團首領間的平行盟友關(guān)系。蔣有什么指示,往往要與張商量,征詢其同意。張對中央政府的命令有時服從,有時不服從。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和中央政府多次請張學良到南京研商方策或出席會議,多數(shù)情況下張借口身體狀況、公務繁忙不肯赴南京。12月間,日軍向遼西進逼,進攻錦州,國民政府領導人蔣介石、宋子文和外交部長顧維鈞多次命令或勸導張學良,不能從遼西撤兵,要對日軍的進攻進行抵抗,但張不聽,還是自行撤兵。張學良不是凡中央政府指示他都執(zhí)行的。試想,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如果張學良執(zhí)意抵抗,中央政府即使不同意也阻止不了他抵抗;相反,中央政府命令他抵抗,他卻不服從不抵抗,防守錦州問題即是如此。正因為如此,一些學者認為:張學良“作為奉系軍閥的后代,尚有相對而言的獨立性和抗御蔣的實力及脾性”17蔣張二人形式上是中央與地方、上級與下級的關(guān)系,實質(zhì)上卻是“平等的同盟關(guān)系”?!爸醒霟o法強迫張學良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張對東北有決策方面的權(quán)限。4 p60-61% P. |4 v. {% ~% s3 D2 s
# _, T! e' [9 Q. H+ Q1 C
二 澄清之二:能輕信回憶錄的記述嗎?3 v8 ?4 r1 u+ Y2 j, a b2 U